野外急救工作坊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5-12-08
    11月28日,以国际野外医学协会WMAI的宗旨“face any challenge anywhere”为主题的野外急救工作坊在汕头大学面向30名师生开展,旨在汕头大学开展户外全人教育的同时,提高汕大师生的野外急救知识及技能水平,以在野外环境中更有效的实现自救与施救。
 
    此次有幸邀请到国际野外急救(WMAI)助理导师,同时为深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美国 AHA 课程导师、ITLS 导师的朱虹讲师,及赵强和陈浩阳2名助理讲师莅临汕大,为师生开展为期一天的工作坊。此次工作坊内容包括对野外医学基本概念介绍、病患评估系统(PAS)、基本生命维持(包括CPR)、溺水、中暑、失温、脱水、止血、包扎、野外求救、肌肉骨骼包扎(包括脊椎固定技巧),伤口清理、常见病的野外判断等的介绍和教学。
 
    “行动前先进行病患评估的三个三角形(PAS)伤患评估系统”,这是国外际野外医学协会在不断的更新优化后提炼出的核心内容。伤患评估系统包含“三个三角形”:现场评估、首要评估及次要评估,从稳定现场到稳定病患再到求救,形成一个清晰的急救逻辑思维,帮助人们在野外环境极度恶劣、情绪极度紧张无助、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更有方向、更有效的去对伤员进行急救治疗。而学员们,也在这一天的课程学习及练习中领悟并掌握其精髓。
 
    朱虹讲师及2名助理讲师采取了理论讲解及实景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中,讲师们结合理论与实际急救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告诉学员“城市与野外”、“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朱虹讲师表示:“在接触野外急救这一块之前,我也是一个很遵守教条的医生。但是学习后就会发现,在野外,‘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你手上没有专业的医疗用品,你只能尽可能去借助周围一切有限的物资去进行尽可能有效的急救处理。破布条、木棍、绳子等等都可能成为你手上的‘医疗用品’。”
 
    讲师根据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实景模拟设置。一群“骑自行车摔倒前臂在大出血”的“伤员”涌进课室,课室内的“急救员”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开始循着“三个三角形”去一步步对伤患进行处理;“伤员”五花八门的躺在课室角落,“急救员”被要求在不能移动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对“伤员”进行搬抬;“跑步过程中摔倒后骨折”需要包扎固定及搬抬;在最后的大情境中,讲师们更是设计了“雨后”、“野外雷击”、“4名伤员”、团队救援等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内容……每一次场景模拟后,讲师会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拓展,理论加实践的循环,也帮助了学员有效地去学习、体验和掌握。
 
    下午5点,长达8个小时的课程准时结束。朱虹讲师对学员的学习能力及积极态度表示赞赏,同时学员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收获。学员张石红表示:“学中玩,玩中学,团队互帮互助的形式,收获了开心也收获了技能!”;学员吴湘莲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思考时有了新的理解。
   
    户外运动越来越普及,急救知识也应随之发展普及,以适应需求。雪豹户外协会将继续致力于急救知识在汕大的普及,让汕大师生乃至更多的人受益。
 
文 13通信 罗思琪
图 15新闻李银 13生物 麦芷珊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