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怠,锐意进取
矢志不渝,玉汝于成
2025年汕头大学奖章获得者陈振国
以奋斗为笔,以行动为墨
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向榜样学习
个人介绍
陈振国
2021级 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敬一书院 中共党员
-
2024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
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Honorable Mention
-
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东南赛区银奖
-
2023年正大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全国三等奖
-
2023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三等奖
经验分享
// 力学笃行,昂扬前进 //
“我的成长经历其实很普通。”谈及大学时光,陈振国总是这样谦逊地说。初入校园时,他和许多新生一样在迷茫中摸索方向。抱着“打开新可能”的心态,他精心准备学生会面试,反复打磨自我介绍,甚至推掉了其他社团的邀约。尽管最终与学生会失之交臂,这段经历却成为他大学生涯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既然暂时找不到方向,那就先把书读好。”带着这份纯粹的念头,他一头扎进学业。大一学期末,陈振国看着专业第一的成绩单,保研的念头开始在心中发芽。
之后的几年,陈振国选择用“拼”这个字来总结。大一下学期,他主动加入师兄师姐的竞赛团队。从“跟着学”到“领着做”,陈振国在学科竞赛中打磨逻辑思维,在项目实践中积累实战经验。四年里,7个国家级奖项,12个省级奖项与4个国家专利的背后,是他“竞赛全力冲刺与学业稳扎稳打”双线并行的努力。
但成长从不是坦途。自第一个学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崭露头角后,这份光环反而给了陈振国无形的压力:“拿到了专业第一,似乎就理应在每一门科目中都交出近乎完美的答卷。”然而就在大二下学期,陈振国在英语期中考试与体育考试中接连受挫:英语刚过及格线,长跑体测也并不擅长,加上专业课期中考试成绩较往年有所下滑,这些在旁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的事,让他在那时陷入了强烈的自我否定,甚至一度躺在床上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动力。在深夜的辗转反侧中,他逐渐与自己和解:“没有人能在每个方面都做到最优秀。”他放下对“全面完美”的执念,重新锚定成长的方向,逐步确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平时认真上课,把擅长的科目学到极致,并在每次考试时提前三周制定复习计划,确保能在考前完成两轮知识点的深度复习。他也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调整心态,逐步找到学习与生活的和谐节奏。
四年里,面对学业与竞赛的双重压力,陈振国探索出了独特的自我调适之道——积极参与社区电器义修、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他将其视为双向获益的过程:既是放松身心的有效方式,又能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转化为助人实效,“能帮助到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