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书院等相关单位:
近年来,麻精药品滥用呈现“新、广、多”的特点,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防范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和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预防药物滥用的意识和能力,请各学院、书院等相关单位积极开展防范滥用麻精药品的宣传教育。以下是有关药物滥用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物质滥用)指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 (或物质),使用者对此类药物产生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并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强迫和无止境地追求药物的特殊精神效应,由此带来严重的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二、正确认识麻精药品
麻精药品一般是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2号),指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医疗机构按照特殊管理药品进行管理。麻精药品兼具“药品”和“毒品”的双重属性,使用得当可以治病救人,使用不当则会危害人体健康,进而影响社会治安。
(一)麻醉药品
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品有可待因、二氢埃托啡、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啶、布桂嗪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手术的麻醉镇痛,以及治疗各种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癌性疼痛。
(二)精神药品
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一类和二类精神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前临床常用的有咪达唑仑、三唑仑、哌醋甲酯、丁丙诺啡、氯胺酮、口服固体制剂每剂量单位含羟考酮碱大于5mg且不含其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复方制剂。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前临床常用的有苯巴比妥、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瑞马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兴奋等,用于治疗癫痫、失眠、抑郁等的治疗。
三、麻精药品主要种类及危害
(一)尼美西泮
尼美西泮是中枢神经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属于镇静类精神药物。常被犯罪分子伪装成“安眠药物”。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和致幻性,误服和滥用会让服用者产生嗜睡、疲倦、意识模糊、记忆中断、行动机能受损等症状。
(二)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是一种含有咪唑环的羧化酯类药物,其纯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医学上一般用于静脉全麻诱导或麻醉辅助。一些不法分子将依托咪酯添加到烟丝或者电子烟油中,以电子烟的形式吸食。吸食依托咪酯后会出现眩晕、手脚抽搐、昏厥摔倒等症状。大剂量吸食依托咪酯后,还会出现脾气暴躁等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和意志行为的精神障碍。长期滥用依托咪酯会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功能等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死亡。
(三)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又称之为“笑气”。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有麻醉作用,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又被称作“奶油气弹”。大量吸入“笑气”后会产生致幻、谵妄、神志错乱、视听功能障碍和肌肉收缩能力降低等一系列副作用。同时,一氧化二氮会抑制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代谢,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躯体瘫痪,甚至会危及生命。
(四)羟考酮
作为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使用,主要用于术后疼痛、癌症疼痛以及急性损伤如骨折疼痛等。含有羟考酮的药物较易成瘾,患者过量使用会出现呼吸抑制、嗜睡、木僵、昏迷、骨骼肌松弛、冷汗、瞳孔收缩、心动过缓、低血压、部分或完全气道阻塞、甚至死亡。其戒断反应和海洛因类似,羟考酮成瘾患者一旦停药,会出现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腹泻、骨骼疼痛等戒断症状,且戒断成功率以及疼痛治疗效果都会远差于其他阿片类药物滥用者。
(五)芬特明
芬特明是美国最常用的减肥药物,主要用于中至重度肥胖症的短期治疗,临床上一般会作为厌食药使用,常被不法商家称为“减肥药”在市面上售卖。网络平台上也有将该药炒作成网红产品,以海外代购方式非法走私入境、销售。芬特明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口干和心悸,突然停用后出现食欲反弹或暴食。此外芬特明可能引起荨麻疹、肺动脉高压。泰国DC减肥药、韩国B9减肥药等“网红减肥药”,不仅含有芬特明,还含有安非拉酮、地西泮、咖啡因等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会让使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目眩、耳鸣、心跳加速等症状,部分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狂躁易怒等倾向。
(六)“聪明药”
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右苯丙胺)、莫达菲尼三类精神药品。犯罪分子通常将这类药物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非法销售,欺骗学生和家长,隐秘性强。
1.利他林(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
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哌醋甲酯与可卡因在结构和药理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哌醋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药效长于后者,容易使服用者忽略其潜在的危害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2.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
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兴奋作用,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滥用该类药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瘾性,短期服用即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3.莫达非尼
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多巴胺能神经产生觉醒作用,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被用于有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轮班工作睡眠疾病的成人患者。莫达非尼具有潜在的成瘾性与依赖性,滥用可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
(七)“神效”止咳水
所谓“神效”止咳水含可待因。长期大量滥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后,会导致惊厥、精神抑郁、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
具体种类请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四、药物滥用的危害
(一)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滥用麻精药品会损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人体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惊厥、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肌功能障碍,并可引起记忆减退、智力下降及个性改变,还极易感染肝炎、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还可能因过量应用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
(二)破坏滥用者的心理健康
滥用麻精药品会破坏人体的高级神经组织,容易引发精神心理异常、智力下降,从而使人性情大变,人格扭曲,最终导致心理变态或精神失常。甚至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方式摆脱毒瘾的发作。
(三)引发犯罪,影响社会治安
麻精药品的滥用,会耗费大量的财力,使人失去劳动能力,遗害后代、破坏家庭和睦、破坏经济,严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加强药物滥用预防知识学习
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建立动态调整的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充分认识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危害、成瘾机制和后果,学会识别麻精药品。了解并遵守有关药物使用的法律和政策,避免非法获取和使用药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远离不良诱惑。
(二)对滥用物质有警觉戒备意识
对来源不明或可疑的物品保持警惕,对滥用物质有警觉戒备意识,坚决采取拒绝的态度,决不尝试。同时,要谨慎交友,避免与有不良行为的人交往,以防受到影响或诱惑。
(三)遇到困难或心理压力及时向家长和老师求助
加强自我认识,在面临新的学习和社会环境时,多尝试与家长及老师倾诉,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拒绝通过服用药物来试图改变身心的困境。
(四)服药遵医嘱,按药品说明书使用。
1.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药品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2.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等。切勿自行增加药物的剂量或延长药物的使用时长。一般情况下,用药5-7天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3.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或者停药、换药。
学生处
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