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学生:
毒品是万恶之源、人类社会公害,不仅严重侵害个人身体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而且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国际毒潮持续泛滥,国内毒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毒品问题蔓延的态势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毒品滥用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各类新型毒品包括麻精药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及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替代滥用问题快速蔓延,衍变加快、危害加大。新型毒品形态多样、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现为同学们普及有关毒品的相关知识:
一、毒品的种类
(一)鸦片
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二)吗啡
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比鸦片更易上瘾。
(三)海洛因
俗称白粉,由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四)冰毒
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为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等行为。
(五)大麻
在大麻的植株,尤其是花序分泌的树脂中,含有四氢大麻酚,是一种强致幻剂。吸食后会造成幻觉、意识扭曲等症状。长期大剂量吸食大麻会引起精神及身体变化,如情绪烦躁,判断力和记忆力减退,患脑退行性变化的脑疾病、严重的行为损伤、免疫系统抑制和神经疾病等。
(六)可卡因
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剂量,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伪装形式
常见“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K粉等。但还有一些是大家不熟悉的,如掺入这些常见毒品并伪装成“奶茶”、“开心水”,以饮料、零食等形式出现的人工合成毒品,此类新型毒品存在“饮食品化”与“外观迷惑性强”等特点。新型毒品的“娱乐性”假象在很大程度上可掩盖其“毒”的本质,很多人认为危害性不大,往往会在他人的诱惑或者自身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新型毒品,这也是新型毒品迅速蔓延的原因。因此同学们最重要的还是识别其来源,谨慎对待来自一些娱乐场所和陌生人提供的可疑类似物品。
三、常见引诱场所
毒品经常出现在酒吧、歌舞厅、网吧、俱乐部等娱乐活动场所,在灯光昏暗的场所更难辨认包装与正常零食非常相似的新型毒品。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进行毒品传播和交易的案件层出不穷,各种社交平台、不良网站也成为毒品泛滥的违法空间和滋生土壤,同学们在上网时也应注意提高防范毒品意识,不轻易相信和接受陌生网友的诱惑,不点击、不浏览不安全的网站。
四、毒品的危害
(一)危害身心
1.身体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再、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中国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4.影响寿命
据国外有关部门统计,吸毒者多数寿命较短,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5.助长传染病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二)危害家庭
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境地。
(三)危害社会
1.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吸毒会导致人身体疾病,影响生产生活,还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人类的生存空间。
2.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3.吸毒毒害社会风气:吸毒者失去正常人应有的道德观念、伦理准则和是非标准,无自我约束能力,沉溺于毒品感官刺激之中,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破坏社会道德,摧毁民族精神。
五、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的道理;了解禁毒权威信息,学习预防毒品专业知识,提升识毒拒毒防毒能力;更多地关注禁毒,参加学校举行的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
(二)树立“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生活理念,终生筑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防线,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御毒品的侵蚀,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坚决不触碰违法犯罪的底线。
(四)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远离不健康的朋友圈,尤其是不要食用来源不明、真假难辨的食物。警惕娱乐场所、酒店以及陌生人提供的零食,应仔细观察包装,包括生产厂家、日期、基本成分、食用方法等。
(六)远离毒品,做到“五不”。一不好奇,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二不侥幸,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三不轻信,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四不辩论、不赌气,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被“激将法”套入毒渊。五不沾光。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同学们可以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https://www.626-class.com)、中国禁毒网(http//www.nncc626.com/index.htm)、中国禁毒在线微博和“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访问禁毒教育资源,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危害,远离毒品,珍爱健康无毒人生。
学生处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