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追求卓越,终有所成
2024年汕头大学奖章获得者姜永赫
用自身行为
诠释汕头大学
“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理念
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向榜样学习
个人介绍
姜永赫
2020级 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知行书院 中共党员
· 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 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生导生
· 曾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优秀奖学金、综合奖一等奖学金、校园服务积极分子专项奖学金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本科组一等奖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嵌入式组广东省一等奖
· “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广东省本科组三等奖
· “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竞赛”全地形越障排爆小车项目三等奖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校赛创意组银奖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校赛创意创业组银奖
· “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绿美广东”专项赛校赛铜奖
// 起伏之间,找到方向 //
“现在回想起来,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科研经历还是有些曲折的。”大一刚开始,姜永赫还未明晰自己在科研竞赛方面的兴趣,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服务中。在校期间,姜永赫通过竞选成为班里的文娱委员,策划和参与了学院以及学校的各项活动,如专业团建、联谊活动、过渡校区十大歌手比赛、过渡校区迎新年晚会、汕头大学党史朗诵比赛等。对他来说,校园活动充分锻炼了他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2021年过渡校区迎新年晚会工作人员合影(一排右六)
大一下学期,姜永赫与师兄们一起做项目、打比赛,逐渐萌发了对科研竞赛的兴趣。于是从大二开始,他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竞赛。从队员到负责人,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全国赛,姜永赫一点一点脚踏实地,慢慢进步。他坦言,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模型再到代码的过程。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姜永赫及其团队会选择转换思路,根据代码可实现的情况和需求去转换,降低可实现的难度。在做大创项目时,姜永赫团队遇到了关于神经网络结构模型的难点,他们选择去追根溯源,深入神经网络模型去了解具体问题的根源,而后进行不断地讨论、修改和完善,使最终的模型能适用于解决问题。
大创项目结项合照(中间)
大学四年间,姜永赫斩获了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各大奖项,其中包括2022年数模美赛F奖、2021年数模国赛广东省分赛一等奖、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等等。姜永赫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他在科研竞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珍贵的友谊和不断成长的自己。
// 从容不迫,履践致远 //
最初,姜永赫“遇到问题可能会自我抱怨,会情绪化”,但随着经历了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对很多事物有了新的认知,现在的他心态更加坚强,已经能够跳出情绪化的桎梏,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和对待事物。“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才有能力去收获更好的成果。”
对话过程中,姜永赫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框架”。建立一个框架,是姜永赫在四年的学习中一直坚持的方法。他习惯于将课程知识点列写大纲,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课程内容。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门搭了三次知识框架的课程——《通信原理》。最开始,他认为这门课程“难以接受,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但随着课程框架从一百页减少到五十页、再到后来保研预推免时的四十页,每一次梳理,都让姜永赫对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姜永赫的学习笔记
四年里,姜永赫学业和竞赛两手抓,双开花。谈到如何平衡这两者时,姜永赫分享了他的三个技巧。第一是要做好时间管理,即合理安排自己的课程时间。“将零散的课集中起来,在有课程的几天集中精神上课,剩下的时间我可以自己规划。”通过这个方法,姜永赫拥有了更多整段的时间来准备比赛。第二是要提高学习效率。姜永赫非常注重体系化的学习。他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脑海中回忆某门课程的章节内容。“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睡前躺在床上的时候,都可以去思考那本书每一章分别有什么内容。构建这样的体系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的内容,也能帮助我在考试前短时间理解课程。”第三是要巧用方式方法,找准学习和比赛间的知识点融合。“我之前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实际上和高等数学的微积分课程息息相关,我在备赛的同时也巩固了课程。”此外,姜永赫还会将自己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融入项目之中,就像他把选修课上学习到的图像处理及神经网络相关的知识融合到大创项目中,最终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加广东省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竞赛团队合影
关于科研竞赛方面,姜永赫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以在大一时就去接触大创项目,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同时去请教有项目或者竞赛经验的师兄师姐,找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点。如果是想要保研的同学,除了参加一些团队比赛来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也要注重个体性的比赛,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等,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 不忘师恩,感恩汕大 //
“汕大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对我健全人格的培养。”四年里,姜永赫觉得自己的思维能力、人格情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让我感到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
回忆大学四年,姜永赫提到,有数不清的人帮助过他。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同学们的陪伴鼓励......因为帮助过他的人太多了,姜永赫很难回答“最想感谢的人”这一问题中的“最”。但说起大学期间想要感谢的人,姜永赫首先想到了他的三位老师:感谢邹延宾老师为他指明研究方向,让他有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规划,感谢老师为毕业论文提供的指导,使其获评优秀毕业论文;感谢闫敬文老师在他最为困难的时候相信他,鼓励他,委任他组织大创项目,为项目提供支持和指导;感谢邹安民老师在他撰写EI会议论文过程中从头到尾细致的帮助,教授他撰写论文的经验......太多珍贵的人和记忆,都将成为他未来前行的动力。
除此之外,姜永赫也很感激工学院的导生制度,感谢学院对他参与竞赛的鼓励和帮助。学院关于科研竞赛的指导和帮助让姜永赫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足够的底气。刚入学时,姜永赫对大学生活一知半解,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导生在“如何使用选课系统”这一方面给他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让他得以快速适应校园生活,融入新环境。于是,在2022这一年,他毅然选择担任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生导生,耐心地为新入学的师弟师妹们答疑解惑,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姜永赫(右)与导生师兄的合影
// 展望未来,坚定前行 //
得知自己获得汕大奖章之后,姜永赫第一反应是“震惊,不敢相信”。他感谢老师们的认可,同时也表示汕大奖章于他而言将是更重的责任和担子:“我并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人,但这项荣誉将激励我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路上,我会继续传承汕大精神,努力做一个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人。”
未来,姜永赫将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继续钻研,他希望自己能为这个领域做些什么,做出什么。“希望将来能去到一些企业或是更高的平台,为我国电子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四年大学生涯,姜永赫失落过、迷茫过,但他从未放弃过。姜永赫鼓励师弟师妹们沉下心,“不需要急于去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给自己的努力一点时间”。“也不要害怕失败,失败过无数次,那么也证明之前的无数次你们都站起来了,今后也一样。”他希望师弟师妹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有“慢慢来”的耐心和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勇气。
— END —
文字:龙珺宇、温泓烨
排版:温泓烨